同城空降官方网站入口_全国凤楼小姐兼职同城网站,100元5小时上门服务内容,一品楼品凤楼网站2024

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自贸港建设中的海南与东盟十国贸易合作发展研究》成果评介

来源: 2025年07月01日 18:53

  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研究基地课题)《自贸港建设中的海南与东盟十国贸易合作发展研究》(课题编号:HNSK(JD)21-38),由海口经济学院钱耀军主持完成,最终成果形式为著作,结项等级为优秀。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自中国加入WTO以来,海南的对外贸易总量呈持续增长态势,但其增长率呈波动下降态势。2001年至2008年,海南进出口总额由17.6亿美元上升至105.24亿美元,年均增长率高达28.05%。2008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等对全球的经济带来了极大影响,消费市场疲软,全球经济下滑,海南的经济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2009年至2016年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率仅有2.9%,2017年以来增长较快,但随着中美贸易战的打响,2018年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率比上年下降6.5%,特别是海南对东盟的出口额由2017年的18.11亿美元降至2018年的15.32亿美元。好在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逐步推进,2019年以来海南对东盟的出口有所好转,但与2010年、2017年相比,海南对外贸易的增速有明显下降的趋势,海南与东盟国家之间仍然存在着阻碍贸易自由化发展的多重因素,海南急需寻找新的对外贸易策略和国际市场来解决现实问题。如能深挖海南与东盟十国贸易合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隐含的原因,并找出对海南与东盟十国贸易合作与发展的策略,其研究价值显而易见。海南是“海丝”的关键节点,是我国面向东盟十国的“桥头堡”,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利好政策为海南贸易自由化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另外,海南与东盟的贸易受“中国制造 2025”计划、“东盟十国的人口红利凸显”等影响使得相互的吸引力不断放大,为彼此贸易合作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背景下,研究海南与东盟贸易合作与发展既是必然选择也是优先选择,社会各界应给予足够重视。综上所述,无论从学术研究的理论需要出发,还是从海南自由贸易港贸易合作与发展以及海南对东盟出口额降低的事实出发,或者从海南自贸港建设本身需要得到进一步发展的现实性要求出发,研究本问题都具有一定的价值和重要意义。

  二、课题成果的主要内容和重点观点

  本书共九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和意义,并搜集、整理和分析了国内外有关学者关于贸易自由化、双边贸易合作“态势、前景、模式、机制和路径”、我国与东盟双边贸易“关系、结构、效应”以及海南与东盟或部分国家双边贸易发展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当前学者对中国(海南)与东盟双边贸易的研究现状、方向和方法,从中发现目前对海南与东盟十国双边贸易研究还存在相对单一、碎片化、零星化,理论基础不成体系,研究范围和内容不够全面和系统等问题。第二章为贸易合作与自由化理论基础,主要阐述有关贸易合作和自由化的古典理论和现代理论,为系统研究海南与东盟十国贸易合作与发展提供理论基础。第三章为东盟与东盟各国概括,本章主要介绍了东盟的形成、发展及框架机构等,重点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口状况、民族及宗教信仰、宏观经济、产业结构、外贸发展、经贸合作和发展规划等方面分别对东盟十国的基本概况和经贸发展做了全面分析,为海南与东盟十国贸易合作路径研究奠定务实基础。第四章为海南与东盟各国贸易状况,本章不仅介绍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1.0版、2.0版的形成过程及主要内容以及3.0版的发展方向,而且还分析了2009—2022年我国与东盟双边贸易发展状况。同时在介绍海南自身宏观经济、产业结构、对外贸易发展的变化趋势基础上,仔细分析了2009-2022年海南与东盟、海南与东盟十国双边贸易规模、贸易结构上的发展及变化趋势。第五章为海南-东盟十国贸易竞争力实证分析。本章分别运用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出口相似性指数(ESI)等竞争力指数对2013-2022年海南与东盟以及海南与东盟十国在整体及SITC0-9不同商品类别的贸易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以此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贸易竞争力差异,为后续的政策研究提供实证基础。第六章海南-东盟十国贸易互补性实证分析。本章主要运用互补性指数(TCI)和贸易专业化指数(TSC)等对2013-2022年海南与东盟十国分国家与SITC0-9分商品类别的贸易互补性状况进行测算,以此分析海南与东盟十国产业合作的可能性,为后续的政策研究提供基础。第七章为海南-东盟十国贸易结合度分析。本章主要运用分别运用贸易结合度指数(TII)对2013-2022年海南与东盟十国在整体及SITC0-9不同商品类别的贸易结合度进行实证测算研究,以此分析海南与东盟十国贸易相互依存程度差异,为后续的政策研究提供基础。第八章为海南与东盟十国贸易发展潜力分析。本章主要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和贸易潜力指数(TP)对2013-2022年海南与东盟十国的贸易潜力进行测算,以此探究海南与东盟十国各相关国家可拓展的贸易空间,为双边贸易的发展方向提供依据。第九章为基于自贸港建设的海南与东盟十国贸易自由化合作路径建议。本章结合前文对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升级变化、东盟各国发展概况、海南与东盟十国双边贸易发展现状以及多角度多指标对海南与东盟十国在贸易竞争力、贸易互补性、贸易结合度和贸易潜力分析,聚焦海南自贸港建设方向和主导产业发展需要,提出探索与东盟通过战略对接、产业联动、贸易互补、投资互通、服务合作、人员流动、贸易便利等全方位多形式扩宽双边经贸合作的新渠道、新路径和新方式,促进海南与东盟十国贸易自由化发展,在建设中国—东盟发展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构建海南—东盟贸易命运共同体。

  三、课题成果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以及社会影响及效率

  本课题在全面收集、整理和分析当前研究中国与东盟、海南与东盟双边贸易研究文献和贸易合作与自由化理论的基础上,在细致阐述中国-东盟自贸协定、“一带一路”倡议、RCEP框架以及海南自贸港建设等海南与东盟十国双边贸易恰逢的大好机遇和背景下,结合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升级变化、东盟各国发展概况、海南与东盟十国双边贸易发展现状以及多角度多指标对海南与东盟十国在贸易竞争力、贸易互补性、贸易结合度和贸易潜力的测算和实证分析,聚焦海南自贸港建设方向和主导产业发展需要,提出探索与东盟在战略对接、产业联动、贸易互补、投资互通、服务合作、人员流动、贸易便利等全方位多形式扩宽双边经贸合作的新渠道、新路径和新方式,促进海南与东盟十国贸易自由化发展,在建设中国—东盟发展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构建海南—东盟贸易命运共同体。本课题研究为海南自贸港与东盟十国双边贸易合作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能够有效地开拓海南自贸港多路径多方式与东盟十国发展贸易合作的思路,更好地为促进海南自贸港对外贸易发展和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献计献策。

  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产生于真实客观的数据与科学合理的分析,不仅具有科学的说服力,并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行性,为海南与东盟十国双边贸易合作能够更好、更快、更健康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的、具体的、具有前瞻性的方案和实施措施,对海南自贸港对外贸易发展及经贸合作可持续发展具有实践意义。本课题的研究成果,通过一系列全面、系统、细致对东盟各国发展概况、海南与东盟十国双边贸易发展现状以及多角度多指标对海南与东盟十国在贸易竞争力、贸易互补性、贸易结合度和贸易潜力的测算和实证分析,找到海南与东盟十国贸易合作发展的契机、空间、渠道,提出了科学的、适合海南与东盟十国贸易合作的对策建议。这些建议将成为政府制定外贸发展战略、规划和具体计划的指导。对行业企业来说,及时掌握海南与东盟十国贸易合作空间和潜力,为行业企业的转型发展和未来规划提供良好的政策基础。

海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海南省社会科学院 版权所有 琼ICP备05002632号

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红城湖路100号省机关红城湖办公区18号办公楼,邮编:571199,电话:0898-65316887